十月一日鬼节注意什么
鬼节是指农历七月十五日,又称“麻姑节”,或称“中元节”,民间世俗称为“鬼节”。因道教承袭《道藏》的体例,将七月十五日称为“中元名官会”。七月十五日,按习俗家家都会祭祖先,缅怀逝去的亲人。
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,七月十五是鬼节,我们经常在晚上看到烧纸的灰飘在空中,这是一种很普遍的民间习俗。道教中祭孤魂野鬼的一种方式。而关于七月十五鬼节注意什么,相家从发引开始说起。
发引
若有人初死,三魂七魄被勾到阴间,而家下子孙只呼其名曰:归来!今请各寺院师父、功德主、坛头、舍人、花主、斋公、家长各宜当心。谨辞房门,升阶登阶。谨辞后门,升阶登阶。已到厨下,谨辞井边,当洒净,须登阶。喊号“XX还家来!”连喊三次,烧倒头纸。喊号三次后,就请师公、道士、和尚念经。
烧包
烧包即把冥资(即阴钱)烧给祖先和无主的孤魂野鬼。这是鬼节的中心内容。“烧包”分“包袱”和“包”两部分。“包袱”就是孝属人用白纸封好的盛有各种冥资的纸袋。“包”即买路钱。
冥衣
冥衣用锡箔叠成,每件三十六件或七十二件不等。叠法是上一件压一件的四分之一。从上往下一排排的压住。然后再用黄、白、青、红四色套印的冥衣印盖上印章,使其永不褪色。
净宅
净宅有二种:一种是修斋起坛后念经时净宅;二种是入丧家净宅。修斋起坛时净宅是道士用镜子照一照屋内是否有孤魂野鬼?念经时念驱孤经:“天尊言:此经一读一切孤魂悉皆远去。读完之后念:‘临清水,不得回来!’边念边洒米,将米撒出去就算完成‘净宅’了;入丧家净宅须由丧家的孝子配合道士完成。由孝子在前面用斗或升盛一些米,斗或升上面再插上一些小额的钱币(如一元或五角),道士手拿桃木剑随后跟随,边走边念经文:“太上老君来荡荡,家宅不安鬼魅藏。一荡赫赫神光照,家宅内外不安康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