宝宝起名不重名
孩子取名不能和哪些人重字
夫妻同名同姓
重名原因一、人口越来越多,可以起名的汉字却没有增加。
古人起名字的常用汉字有近3000个,但现在只保留了不到500个取什么名字不会重名。选择范围缩小到原来的1/6,目前我国每年新生儿出生达到2200万以上,人口却比古代增加了何止6倍!
重名原因二、大姓很容易造成重名
造成重名的原因首先是大姓,一些大姓的人口已在一亿上下。在公安局的口卡科,重名大都集中在张、王、李、赵、刘这几大姓,大姓人口众多,起名自然就容易造成重点起名重名怎么办。
重名原因三、个别汉字在起名中出现的频率太高
比如:红、洪、宏、虹、军、兰、涛、华、国、杰、洁、珍、英、刚、新、欣、胜、盛、平、苹、萍、建、健、俊等。在大姓中,重名已在千个以上,是不能再用的了,即便是小姓,再用这些俗字取名,也难免会重名取什么名字不会重名。
重名原因四、单字名字没有限制,重名率高。不过国家已经不允许起单字姓名。
重名原因五、个别父母给宝宝起名时随意性比较大。
1、首先太“俗”的汉字尽量少用,“俗”就是太泛滥了,不用为好。当然,如果用的巧、用的妙,而且重名很少,也是可以的起名重名怎么办。
2、专家建议可以起四个字的姓名,大大减少重名几率。而且,目前已经成为一种流行趋势。
3、有些人就想到到了生僻字,可以减少重名几率。但是,名字是一个人与他人交往的符号,如果别人不认识,这种交往就会很不方便。而且从心理学讲,当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名字认不得或读不出来时,必然会产生一种不愉快的感觉,甚至不愿与他交往。有位心理学专家作过统计,若用比较冷僻的字起名的人,一般社交能力都差,且80%的人性情孤僻。所以最好不要用生僻字来给宝宝起名孩子重名了有什么说法吗。
4、到当地户口部门查询,如果重名,可以重新再起名。
5、找专业人士来给宝宝起名,所有的问题都会迎刃而解。而且,起名专家还会根据宝宝的生辰八字,找出宝宝的喜用神,量身定做的起出好名字取什么名字不会重名。
1、起名字的时候不可以跟上一辈的人重字,是为了避免以后出现尴尬,也是出于对上一辈人的尊重,可能会冒犯前辈,有的人可能会觉得不吉利,在记录族谱的时候,会给孩子的生活带来一些麻烦,所以在起名字的时候尽量避开和上一辈重字的情况孩子重名好吗。
2、在很多传统思想里面认为,如果小辈的名字和长辈的名字重合,这就是对长辈的极为不尊重,而且根据家谱传承记录的时候不符合相关的规定宝宝起名不重名。也有很多人认为,如果小孩的名字和上一辈的人重字,小孩的寿命将会缩短。
3、这是因为一些老年人对此是非常有讲究的,认为和上一辈的人重字是一种冒犯的行为,所以起名字的时候会尽量避开和上一辈的人一样的字孩子起名重名。
唐诗云:“问姓惊初见,称名忆旧容;别来沧海事,语罢暮天钟。”(唐代李益)。这首诗恰当阐发了姓名的个性和感情色彩。姓名,作为称谓符号,在人们记忆里,只要“称名”,就能够忆起“旧容”起名重名怎么办。然而中国人的名字,自古以来特别是当今 社会 多同姓同名,生活中同姓名也引发了不少趣事。
1、夫妻同名现象也屡现于报端和网络。据报道有这样一对“夫妻档”——同一省籍、同名同姓、同班同学、同公司同部门同科室、同样都是机务工程师……这么多的“巧合”,不仅在民航业寥寥无几,在国内外亦不多见。这对夫妻,就是南航贵州公司飞机维修厂技术管理室的两位机务“好搭档”——李飞(男)和李飞(女)。南有比翼鸟,于飞不分离,一样的故事,不一样的精彩,既是机务“焦孟将”,亦是上阵“夫妻兵”孩子重名了有什么说法吗。
结婚碰到夫妻同名同姓的就比较尴尬。一夫妻,双方都叫李小小。司仪出题“小小小小结婚,小小小小生孩子,小小小小挣钱,小小小小掌钱。提问哪个小小结婚?哪个小小生孩子,哪个小小挣钱,哪个小小掌钱?”说完把话筒递到新郎嘴边,新浪可能被问懵逼了张嘴就来“我结婚,我生孩子,我挣钱,我掌钱。”众人都笑翻了孩子重名好吗。“所有的事情你都一个人干完了,那请问你娶这么美丽漂亮的新娘干嘛?”
2、所谓“同姓名(重名)”,是指不同的人使用相同文字的姓与名。同姓名是一种普遍存在的 社会 现象,古今中外概莫例外起名重名怎么办孩子取名重名起名重名怎么办。《古今同姓名大辞典》收辑了自先秦至20世纪30年代403姓16000个同姓名,约涉及到56700多人.辞典收录的 历史 上同姓名多得实在惊人,如叫‘王充”的有4人,叫“李广”的有6人,叫“蓝仲舒”的有3人,叫“张衡”的有6人,叫“周瑜”的有4人。由于中国人的取名偏好大同小异,碰上几个同名同姓的人的几率可以说是很大的。自古以来我国以姓名短简、姓氏稳定为特点。一般说来, 最长的就是四字名, 一个复姓加一个双名, 读起来只有四个音节; 绝大多数是三字名, 一个单姓加一个双名, 少数一个复姓加一个单名;而目前呈现增多之势的是二字名, 一个单姓加一个单名, 读起来就是两个音节。近20年来,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市场经济的发展, 人口流动和经济往来日益频繁, 同名同姓者遭遇的几率大大增大。
宝宝起名同姓名的原因多种多样,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:一是是中国人口数量和起名用字数量,据第六次人口普查公布的数据显示:中国总人口为人,而汉字有近十万个,姓名常用汉字约有5000个。另外我国历代出现过的汉字姓氏约有5600 个左右, 但由于种种原因, 有许多姓氏消失了, 现只有半数仍在使用, 而产生的新姓氏则为数极少取重名有什么危害。根据一些学者所做的估计, 我国现有汉字姓氏的总数约3000至3500个。
3、二是大姓重名的概率较高,李、王、张、刘、陈、杨、赵、黄、周、吴、徐、孙、胡、朱、高、林、何、郭、马19个大姓的人口占了汉族总人口近60%,也即全国大约有一半人口只使用这19个姓氏取重名有什么危害。而在这19个大姓中,李、王、张三个“超级大姓”,约有2.5亿人使用。
三是起名时往往受政治、时事、观念、期望、道义、地域等现实因素的影响,所以在一段时间、一个地区内使用同一名字的频率特别高取什么名字不会重名。建国初期的建国、爱国、为民、建华、卫华, 20 世纪五六十年代的 跃进、超英、学锋, 文革时期的 卫红、卫东、劲松、朝晖等等。从70年代以后,个体意识开始觉醒,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,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祖国大陆,革命性词汇退居二线,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被经济建设取代。70年代,父母对子女的期望多以身体 健康 为主,可以看到,以勇、军、刚等为代表的词汇成为男性取名的主流。八九十年代,如伟、超、涛等男性取名的主要词汇取什么名字不会重名。21世纪取名更加不拘一格、随心所欲。突出表现在四字名字的出现及子萱、浩轩等琼瑶式名字的流行。八零九零后的成长记忆始于港台流行的兴起,因而为子女取名时深深地受到港台方面的影响,大陆近几十年固式的取名局限被打破, 娱乐 化成为这一时期民众取名最为突出的特征。
4、同名的原因还有:有的采取拿来主义,如李嘉诚这个名子可以说家喻户晓,因此出现不少赵嘉诚、陈嘉诚的同名现象。如某市公安局户政处获悉, 全市有622 个陈龙。 陈龙的大量出现, 与人们的追星心理偏好有关。有的和用字偏好有关: 如刚、强、勇、仁、义、智、信、文、才、勤、孝、明、锋、波、涛、军、兵、富、贵、财、发、根、荣、桂、兰、梅、珍、宝、花等也相当普遍。当今 社会 不少用轩、妍、馨、漪、晨、梓、奕等字。
趣事一:给宝宝取得名字,竟被同病房的产妇盗用。生完宝宝在住院期间,和一个40岁高龄产妇同一个病房,刚开始觉得那人还行,婆婆煮了甜酒,我还好心分她一碗。在聊天中她一直问我取好宝宝名字了没,我就跟她说了我宝宝的名字,她说她一直不知道要取哪个名字好,还让我帮她家宝宝想名字。就在今天她出院了,我问她你办好出生证明了吗?
5、她说正在办,问她取了什么名字,她吞吞吐吐的说和你们家的差不多,那时我刚好把复印身份证的证明拿给医生,刚好看到她老公正在办出生证明,她老公姓陈,看到她老公正在写名字,我一看除了姓氏居然和我家宝宝的名字一模一样,当时我只有气愤了,忍不住就直接说了她家老公,来到病房,我又说了那个老女人,她还厚着脸皮说没事,反正以后又不认识。气死我了!怎么不让你家宝宝和我老公一个姓啊!我家宝宝的名字也是想了很久的,这下一步该怎么办啊!(此段摘自网络)
《静月斋民间故事》中有一故事《阴差良缘》:书生遇同姓名之人,去他家喝酒夜宿,死一回却娶美娇妻。同名的人碰了面,那场面既尴尬,也有趣。清人王士稹《池北偶谈》记载,有名李空同者,督学江西,遇一学生与自己同名。督学有意考考后生,出一上联征对:“蔺相如,司马相如,名相如,实不相如”。其意不仅怪,而且刁,暗示后生小子不该与己同名。哪知聪慧的学生应声而对:“费无忌,长孙无忌,彼无忌,此亦无忌”。这意思也很明白,同一个名字,你叫得,我为什么叫不得!督学碰了一个钉子,当然不太舒服,但同时也不得不暗暗赞赏学生的敏捷机智。
6、不但中国人的有同名现象,国外也是如此。国外同姓名的故事曾拍过电影。《同名同姓》又名《同名之人》,是二十世纪福克斯电影发行的剧情片,由印度导演米拉·奈尔执导,Irfan Khan、卡尔·潘、杰茜达·芭瑞特出演,该片已于2007年3月9日美国上映。影片讲述了一个美国家庭两代人去印度生活,由于文化差异、感情纠葛等问题产生不同命运的故事。
好了,关于宝宝起名不重名问题,今天就讲到这里,希望以上的内容能对大家的问题有所帮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