莆田有哪些风俗习惯
1. 莆田的传统习俗之一是在腊月底进行大扫除,以此迎接新春的到来。2. 正月初二被称为“探亡日”,在这一天,莆田人民避免相互拜访,以表达对战争中遇难亲人的缅怀。3. 由于历史原因,莆田地区在春节期间有贴白额春联的习俗,这一独特风俗承载着当地人民的历史记忆。4. 妈祖民俗是莆田人民对妈祖信仰的。
莆田有哪些风俗习惯
1、扫巡辞旧迎春 莆田城乡人民在每年腊月年关之前,家家户户都进行一次扫巡,以卫生清洁的新面貌迎接新春佳节。这是莆田群众的一个传统习俗。2、探亡日 正月初二为探亡日,每年的这一天莆田人民互不登门,以表示对倭寇侵害中死难亲人的哀悼。3、白额春联 因为有倭寇侵害的历史,莆田境内流行着在春节期。
正月初二不拜年什么意思
在福建,春节期间各地存在一些禁忌。莆田正月初二互不登门,这一习俗与莆田的历史息息相关。据史载,明嘉靖年间倭寇大举进犯兴化,对当地造成了巨大的破坏和伤害。直到第二年的正月底,百姓才陆续回家,但此时兴化城已满目疮痍,人们沉浸在无比的哀痛之中。亲友之间互相探望,凭吊死去的亲人,慰问幸存者。
为什么新年初二不能走亲戚,有什么说法或典
1. 在许多地方,人们习惯在新年的初二开始拜访亲戚。2. 初二不走亲戚的风俗可能与当地的传统习俗有关。3. 例如,在仙游、莆田等地,正月初二被视为“探亡日”。4. 传说中,戚继光在抗倭寇期间保卫了仙游、莆田,但他的亲人却因此丧生或受伤,当地居民伤亡惨重。5. 初二这一天,正值家人们为逝去的亲。
莆田为什么一年过两次年?过年两次有什么历史?
4. 莆田的过年习俗包括哪些活动?莆田的过年习俗包括以下活动:
为什么莆田市过两次大年
正月初五:相当于正常时的正月初一,但现今社会,这一天一般是莆田人春节假日的最后一天,一般正月初六就开始上班了,所以现在不很隆重了。正月初十至二十:过元霄,与闽南大部份地方,莆田人有闹元霄的习俗;所不同的是,一般没有固定在正月十五那一天。但热闹程度绝不亚于闽南地区,这也是本人每年均在。
为什么初二不能串门
很多地方大年初二开始走亲戚,但是也有的地方大年初二是不能走亲戚的,主要是福建仙游、莆田人,那是因为正月初二为“探亡日”,典故是戚继光抗倭寇保卫了仙游。其是老一辈了特别讲究,一直沿用这个习俗,为了避讳都不串门,怕带来晦气。但如果初一的时候已来串过门、拜过年的,初二再来就没事儿。大年初二一般指。
尾芽有什么风俗
1. 尾芽并非莆田独有的习俗,其历史悠久,至少在清朝以前就已在全国范围内流行。2. 在大莆田,农历每个月初二、十六会做两次芽(正月初二、十六除外),全年共有22个芽。在这22个芽中,尾芽最为隆重,即一年中的最后一次芽。3. 莆田人对尾芽和头芽较为重视,而对其余的20个芽,大部分人(商人。
白额对联是什么意思
在莆田地区,人们在正月初二这一天,会贴上白额春联,以此表达对英雄的追思。而在初四的大岁时,人们会将大红春联覆盖在白额春联上,只留出一截约10厘米的白联,以此表示对英雄们的怀念仍然深藏在心中。白头春联,这个名字有两层含义,一方面指的是春联的前端,即灶头的位置,另一方面则是指绿额春联。
为什么新年初二不能走亲戚,有什么说法或典
大多数地方人新年初二开始走亲戚,初二不走亲戚可能和当地风俗有关,比如仙游、莆田等地视正月初二为“探亡日”,据说戚继光抗倭寇保卫了仙游、莆田,而他自己的亲人却死的死伤的伤,十室九空,正值初二为家人收尸,所以大家把这日定为“探亡日”,初二这天连至亲也不拜年。就是为了纪念那些抗倭寇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