易经革卦详解
六十四卦第十九卦详解
泽火革,泽代表有水,底下是火,火水不能兼容,在一起就造成互相改变的情况,“革”就是改革、改变。《序卦传》说:“井道不可不革,故受之以革。”前面是井卦,一口井使用久了必须定期清理,所以井卦之后是革卦。《杂卦传》说:“革,去故也。”要除旧布新革卦变震卦。比如一个村子人囗增加了,一囗井的水不充吃了,要末重新挖井,要末扩大这都是改革。
1. 不同的书有的是“己”有的是“巳”。己是十天干——甲、乙、丙、丁、戊、己、庚、辛、壬、癸中的第六个,刚刚“过中”革卦的启示。巳是十二地支也排第六,可是还没有过中。所以我解释“己日乃孚”是指事物发展中期改革比较适合。“孚”就是要取得诚信,取得了别人的信赖,才能够动手改革,没有得到别人的信赖就改革,恐怕会造成猜疑和灾难。
“元亨利贞”本来是乾卦的卦辞,革卦都有是表示改革之后,又有新的开始易经 革卦。但有讲时机的巳时和如果失败的悔亡。变革难免造成动荡,但终将回归正常,平息之后懊恼便会消失。
彖传,《彖》曰:“革,水火相息,二女同居,其志不相得,曰革。己日乃孚,革而信之。文明以说,大亨以正。革而当,其悔乃亡。天地革而四时成,汤武革命,顺乎天而应乎人革卦变震卦。革之时大义矣哉。”
《彖传》说:革卦,是水与火互相消灭对方水火不容,一家之中的二女儿和三女儿住在一起,但心意不能投合,就要改革。到了己日才有诚信,是指变革取得人们的信赖。文采装饰下光明的离卦来喜悦的兑卦,才有通达而能守正道。变革做到了适当,他的懊恼才会消失。天地四季的变化,商汤与周武王的社会革命,是顺从天道而应合人心的,这里有个互卦顺是巽卦天是乾卦易经 革卦。革卦所依循的时势太伟大了。义者,宜也。
革卦是上泽下火,水与火两者都想消灭对方,泽中有火。泽为少女,火是中女,少女中女两个女儿在家,将来要分别嫁给不同的人,各有自己的未来归宿,彼此的心意当然不会相投易经 革卦。
《象》曰:“泽中有火,革。君子以治历明时。”
2. 《象传》说:沼泽里出现了火,这就是革卦。君子由此领悟,要制定历法,明辨时序。
爻辞初九。巩用黄牛之革。
《象》曰:“巩用黄牛,不可以有为也。”
初九。用黄牛皮做的绳子来捆绑。
《象传》说:用黄牛皮做的绳 子来捆绑,是因为不可以有所作为。
革命必须特别谨慎,初九以阳爻居刚位,动力强,但刚进入革卦,不能够随便乱动;与九四又不应,还不能有为,所以用黄牛皮做的绳子来捆绑,使它不能妄动,不可以有所作为,就如乾卦初九“潜龙勿用”易经 革卦。
3. 六二。己日乃革之。征吉,无咎。
《象》曰:“己日革之,行有嘉也。”
六二。到了己日才来变革。前进吉祥,没有灾难。
《象传》说:到了己日才来变革,是因为行动会有美好结果。
六二与九五正应,前进当然吉祥,行动会有美好的结果。六二是阴爻居柔位,既中且正,在离中,离就是“己日”,为火、为明,可以进行变革革卦的变卦。六二在互卦巽中,巽为近利市三倍,所以六二往上走,加上有九五正应,非常适合,在革卦里六二已经准备好要行动了。
九三。征凶贞厉。革言三就,有孚。
4. 《象》曰:“革言三就,又何之矣?”
九三。前进有凶祸,正固有危险。变革之言三度符合,才有诚信。
《象传》说:变革之言三度符合,还要往哪里去呢?
革卦的重点在于上卦,真正的变革是上卦三爻。变革特别需要准备,准备的工作是由下卦来负责,初九还不能动,须稳住;六二很好,准备完成;九三要动了呢?这时候出现很大的考验革卦的变卦。九三居上下卦之间,正是水火冲突之际,前进与正固都有困难,是“非凶即厉”的处境,往前走是凶,停下来有危险。在革卦里不能停,必须往上走,但往前进压力很大,因为上面两个阳爻挡住易经革卦详解。还好有上六正应,可以有出路。九三在下卦中,由于听从上六之言,而能安居其位,表现诚信,也就不必再躁动了,所以《象传》说:“又何之矣?”
九四。悔亡,有孚,改命,吉。
《象》曰:“改命之吉,信志也。”
5. 九四。懊恼消失,有诚信,改变天命,吉祥。
《象传》说:改变天命而吉祥,是因为有值得信赖的心意。
到了九四,懊恼消失了,因为已经到了上卦。我们可以看到革卦的一个特色,就是九三、九四、九五都“有孚”,说明要做任何改革,最重要的就是要有诚信,取得大家的信赖。九四有孚,因为在互卦巽,也在上卦兑,又顺利又喜悦,这是一个好的位置,可以改变天命,九四的位置底下是互卦巽,巽代表风、命令,上面是互卦乾,乾乃天,两个互卦配合起来,是上天有命易经的智慧革卦上-革新之道。改变天命而吉祥,是因为有值得依赖的心意。
九五。大人虎变,未占有孚。
《象》曰:“大人虎变,其文炳也。”
九五。大人改变而形貌如虎,尚未占问就有了诚信。
6. 《象传》说:大人改变而形貌如虎,是说他的文采灿烂耀眼。
有九五这个位置的叫做大人,没有位置的只能称为君子。至于“虎变”取象自互卦乾卦,可去履卦找出处,变则是因为既然改革,当然要变革卦变离卦。
上六。君子豹变,小人革面。征凶,居贞吉。
《象》曰:“君子豹变,其文蔚也。小人革面,顺以从君也。”
上六。君子改变而形貌如豹,小人变换他的面目。前进有凶祸,守住正固就吉祥。
《象传》说:君子改变而形貌如豹,是说他的文采盛美可观。小人变换他的面目,是说他顺服而追随君主。
7. 有位者称大人,无位者称君子,到上六已经退位或是宗卿的层次。君子改变形貌如豹,虎与豹同科,豹的色彩比起虎来要略逊一筹,这是古人的观察革卦变离卦。大人及君子都是要将内在的光明展现出来,以变化形貌。所谓内在可以观察其下卦离,离为火、为光明。小人的改变则无法及于内在,小人之所以为小人,是无志而未自觉者也,外表可以改,但内心不容易变,所以不能洗心,只能说革面。
此时前进有凶祸,守住正固就吉祥革卦变乾卦。在改革刚刚完成时一定要先稳住,不能再躁进了,因为已到了上六的位置,往前进就会离开。
革是象形字象被剥皮的兽皮,中间是兽身皮,余下是头脚尾。文采盛美可观称为“文蔚”,文采灿烂耀眼是为“文炳”,后来常用以取为女孩名和男孩名,如莫文蔚易经中革卦。? ? ? ? ? ? ? ? ? ? ? ? ? ?
十一泰卦——天地交泰,互相沟通
1、泰卦的卦象:地在上,天在下,所以叫地天泰。而反过来,天在上,地在下,就是否卦。
卦的卦象是从事物交合的现象上来描述的:上面的坤卦代表大地,大地是阴的,所以是阴气在上;下面的乾卦代表天,天是阳的,也就是阳气在下革卦变震卦。阳气是从下往上升的,而阴气是从上往下降的,而泰卦正好是阳气上升、阴气下降,这样就能沟通(交泰)了,也叫交通,因此泰卦特别重要,它代表了《易经》的核心思想——阴阳交通。
“小往大来”,小的走了,大的来了,小是指阴爻,大是指阳爻。因为一个卦的次序是从下向上的,坤卦三根爻全是阴爻,是指小的都走了,所以阴爻都在上边;乾卦三根爻全是阳爻,是指大的都来了,所以阳爻都在下边。“小往大来”才能吉祥亨通,就是指上下要沟通易经中革卦。
2、泰卦是天地交合:阳气上升、阴气下降,天气上升、地气下降,上下交合,志向相应,这样万物就通畅了。
“内阳而外阴”,“内”指下卦,“外”指上卦,泰卦下面是阳、上面是阴,也就是里面是阳、外面是阴。“内健而外顺”,内卦是乾卦,要刚健,外卦是坤卦,要柔顺。“内君子而外小人”,因为一般乾卦、阳爻代表君子,坤卦、阴爻代表小人。“君子道长,小人道消也”,泰卦下面是三根阳爻,阳爻上升,阴气肯定会消散,所以君子之道长了,小人之道就会衰落、消亡,这是相辅相成的革卦的启示。
“三阳开泰”的“阳”是阴阳的“阳”,而不是一只羊的“羊”,三阳开泰就是指泰卦,下面三根阳爻开出了一个泰卦。泰卦刚好是指正月,因为阴历十一月有一个节气叫冬至,是阴气最多而一阳来复的时候,所以阴历十一月是复卦;到阴历十二月也就是腊月,阳气更多了一点,就是临卦;腊月过了就是正月,正月的阳气又多了一点,下面有三根阳爻了,所以是泰卦革卦变离卦。
3、天地交合,通泰。君主要效法泰卦的天地沟通之道来制定天地、社会、阴阳交流沟通的法则,来辅佐天地沟通之道革卦变震卦。让老百姓也要按照天地交合、阴阳交流的法则来进行沟通。
拔一根茅草,结果带出了一大片茅草,这是好事,如果往前进的话,是吉利的。用来比喻做事情很顺利,会有很多志同道合的人来帮助你。
志在外也”,是说要立志于向外进取。但是必须要沟通,泰卦外面(上面)的爻全是阴爻,要跟阴爻的人在一起沟通,这样才能有志者事竟成。
4、“包荒”,包容荒野,也就是要包容有缺点的人;“用冯河”,没有船就可以渡过河流。如果能够包容有缺点的人、包容荒野大川,就可以徒步渡过大河。“不遐遗,朋亡,得尚于中行”,不遗弃远方的人,不结党营私,就能得到崇尚中道的美德。
九二爻是教我们怎样沟通:首先要包容,哪怕对于有缺点,甚至无能的人也要包容;然后不能结党营私,哪怕是远方的人也不要遗弃,不要嫌弃他们。
“以光大也”,光明正大。第二爻处在中位,所以要“中行”;“光大”是指心中光明,而且胸怀广大。
5、“无平不陂,无往不复”,没有全是平坦而没有斜坡的地方,也没有一直前进而不往复的事情。“艰贞无咎,勿恤其孚,于食有福。”知道有艰险,然后走正道,这样就没有灾祸;不要去担忧能否取信于人,就会在食禄(俸禄、薪水)上有福气。
“天地际也”,即天地的大规律。
“翩”是一个羽字旁,原指鸟成群结队地往下飞,因为六四爻已经是上卦了,上面三根爻都是阴爻,所以往下飞也是指一种潇洒的样子。这句话的意思是在与别人沟通的时候,不要有戒备,彻底把自己放开来,才能够潇洒、自由自在。
6、“翩翩不富”是因为“皆失实也”,失去了实物,反而胸怀坦荡。“中心愿也”,从心中发出“不戒以孚”这种心愿,来跟别人沟通。
这是很有名的一个故事。“帝乙”是商朝最后一个王——纣王的父亲,“归妹”的“归”是指出嫁,“妹”不是妹妹而是女儿,帝乙把他的女儿嫁给了西伯侯,这样就“以祉元吉”。“祉”是福祉,获得了福祉,大吉大利。“中以行愿”,心甘情愿地去做。
城墙倒在了护城河里,不能用军队去打,自己要减少政令法规,否则就有小小的灾祸了。泰卦是好的,所以这里强调要求和、要沟通,不能打硬仗,否则就会“吝”,反而有灾祸。
7、“城复于隍”是因为“其命乱也”,用城墙倒在了护城河里来比喻采用斗争分裂的方式所带来的恶果。这说明相互之间已经完全失去沟通了。
泰卦告诉我们,化解矛盾最关键的方法就是沟通。泰卦爻辞的最后一个字“吝”,是指一种不好的现象,也就是到了否卦。
对于易经革卦详解的问题,以上都有详细的解答和解释,可能内容有点多,大家要耐心看完,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