先天炁后天气得之者(道家是如何吸收太阳能量的)

     【本期文章导读】   先天炁后天气得之者   张其成易经养生大道   人体之气古人分为先天、后天两种。一般古书上说的元气大都是指人的先天之气后天之精气怎么补。它是人的生命之气。父母生下你时,元气就是个定数。俗话说:母壮则子肥。人的元气生下来就定了。在后天的生长壮老的过程中,它在不断消耗中。当你元气耗尽...

  

  【本期文章导读】

  先天炁后天气得之者

  张其成易经养生大道

  人体之气古人分为先天、后天两种。一般古书上说的元气大都是指人的先天之气后天之精气怎么补。它是人的生命之气。父母生下你时,元气就是个定数。俗话说:母壮则子肥。人的元气生下来就定了。在后天的生长壮老的过程中,它在不断消耗中。当你元气耗尽之时就是你离开世界那天。

  1、元气和寿命是什么关系呢?元气就象煤气,如果爸妈给你的这一罐煤气很多,而你一天到晚让火门老是开着,外受风、寒、暑、湿、燥、火,内受喜、怒、忧、思、悲、恐、惊,内外煎焦,给你再多的元气你也活不长。反之如果给你的不算太多,但是天天节约使用它,恐怕你的寿命就长了。古人说元气可以补,那是古人良好的愿望。中医有句话,说医生治得了病,救不了命。当你外受风、寒、暑、湿、燥、火,内受喜、怒、忧、思、悲、恐、惊的时候,医生的责任是让你把元气的消耗限制在最小的程度。如果这人真正的元气没了,你拿人参堆着,他也活不了。不少古代中药书上说,某味中药可以大补元气,以我个人的经验,元气不能补怎么采后天之气补先天之气呢。如果元气可补的话,秦始皇、汉武帝就甭死了后天之精气怎么补。所以那些说“取天地之气补人之元气”的话最好不要相信。

  春夏养阳 秋冬养阴

  

  顺四时,就是按照春生、夏长、秋收、冬藏来调整自己的生活。中医说,春气和肝气相通。肝体阴而用阳,它是你调动气血的重要脏器。到春天的时候,气血从内里向外走,主要功能在肝。所以我劝大家春天的时候最好吃点乌鸡白凤丸补先天之气的中药。一方面养肝阴,一方面行肝气,助于它的生发。

  2、到夏天,天气特别热的时候要吃一点人参生麦饮。中医认为,春夏养阳,秋冬养阴。生麦饮是由人参、麦冬、五味子制成,这是著名医家孙思邈的方子,他用这个方子治暑热。在暑热季节你的阳气都跑到外面去了,内里的阳气不足,所以用人参补气;汗出得太多了,用五味子收敛,敛心气;汗出了以后里面的津伤阴,所以用麦冬养阴先天炁后天气得之者。夏天来到的时候,老人可以吃一点生麦饮。秋风一起,它和肺气相通,肺是主闭藏的,宣发与肃降中医先天之气与后天之气。这时候你要让气血能跟着季节往里走,用一点秋梨膏。秋梨,梨得金气最重,开的花是白的,结果是在秋天。用秋梨膏你就不会在秋天由于肺气不降而生咳嗽。

  冬天和肾气相通先天之气与后天之气。男同志重在补肾,比如说六味地黄丸呀、桂附八味丸呀都可以用。女同志以补血为主,冬天可吃些阿胶呀,大枣呀,核桃仁呀等膏滋药。

  鱼生火 肉生痰

  3、中国人吃饭用筷子,原是因为饮食以纤维性食物为主怎么采后天之气补先天之气的方法。《黄帝内经》讲:五谷为养,五果为住,五畜为益。畜就是猪肉、羊肉。孔子还说过这样的话:60岁以后的老人如果体力不行的话还要吃点肉。那就说明我们祖先在过去是以纤维性食物为主的,这是几千年遗传基因的结果。西方不是,西方人一手拿刀一手拿叉,从他们的祖先开始就吃肉,老吃肉就想喝冰水,因为“鱼生火,肉生痰”,身体里面热太多了就喝冰水,他们的生活习惯和中国人的习惯是不一样的,但是现在很多中国人都变成了好食肉者。于是就吃成了高血压、高血脂,而且是一种直线上升的趋势怎么采后天之气补先天之气的方法。由于你拿着老祖宗给你消化纤维性食物的肚子去对付那牛排呀,鸡腿呀,你不得代谢病才怪呢!

  吃饭也要顺应天地之阴阳

  男同志以阳气为主,他的数是偶数,8。女同志以阴为主,她的数是奇数,7。《黄帝内经》讲,女同志每7年转一圈,28岁是女同志的顶峰年龄,28岁以前往上走,过了28岁就往下走。再美的女同志皱纹都开始出来了。男同志老得慢。因为8年转一圈,男同志的顶峰年龄是32岁。32岁以后发福了,其实是代谢缓慢了,体内存积的东西多了,看似发福,不是个好现象先天之气与后天之气。

  4、男同志过了32岁,女同志过了28岁,这时候要注意了,早上中午的饭要吃得好一点,晚上的饭要尽量少吃,因为代谢的缓慢主要在晚上。人和自然界是个统一的整体。早上太阳出来了,天地的阳气都在升发中,那时候你的脏腑功能也处在旺盛的状态,你这时候吃好一点没关系。到晚上太阳下山了,外面一片阴寒之气,阳气没有了,你吃进去的东西运化不了,你不发胖谁发胖?晚上的饭清淡些有好处,老年人尤其如此如何补先天之气。

  勤动脑体不动心

  《黄帝内经》讲,“虚邪贼风,避之有时后天之精气怎么补。”意为你要和自然形成一种和谐;第二句话是“恬淡虚无,真气从之。”很多人说,谁能真正的恬淡虚无呢?恬淡虚无并不是让你不想事呀,恬淡虚无的本质是勤动脑、体,不动心。脑是“用”的首领,四肢是“用”的工具中医先天之气与后天之气。中医学把人的生命活动分成体和用两部分,《黄帝内经》讲“头为诸阳之汇,四肢为诸阳之末”、“阳气者若天与日”。阳气就得动,不动就要老化。但是五脏藏精而不泄,心不能动,心要一动五内俱焚。

  5、我们要先明白后天和先天是什么意思,先天一般指的是肾,后天一般指的是胃,你的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健脾养精,也就是补脾而养肾.你说的是气功养生呀,平常人学会吐纳就行了,想打通任督二脉那不是一下子就行的先天之气与后天之气

  在易道原理指导下,我将道家的内丹功和密宗的脉轮学说结合起来,加以简化,并在修炼中不断加以改进,创编了“易道功”先天之精气与后天之精气指。

  1、其实,所有功法都是为了炼精、气、神,即“人有三宝精气神”“上药三品,神与气精”,达到精满、气足、神旺,只是各家所走路径不同,易道功的取义是调动天地之精气、日月之真气先天之气与后天之气。

  

  《易经》的“易”字有一种写法是上面为日、下面为月,日为太阳、月为太阴先天之阳气怎么补。太阳在上,统领太阴。易道功就取义把包容月亮太阴之气、太阳之阳气、太阳的光明引入人体,激发生命的能量——正气,最终使自己的生命和天地日月融为一体,天人合一,物我一体,努力做到《黄帝内经·上古天真论篇》所说的“恬淡虚无,真气从之,精神内守,病安从来?”

  筑

  基

  筑 健康 之根

  易道功不难学,最基础的功夫内丹功里叫筑基,意思就是打基础,至少要练一百天,叫百日筑基。只有把基础打牢了,就会逐渐有一个 健康 的底子如何补先天之气。

  2、易道功最好是在户外练,面对青山绿水,站在草地上,周围环境一定要安静。如果没有这样的地方,在家里也可以练补先天之气的中药。

  易道功最好是在早晨太阳刚刚升起的时候练,面朝着太阳方向,平静站定,练功。

  练易道功需要做好准备,如穿宽松衣服、平底鞋,关闭手机,凝神静气,让心慢下来,动作慢慢静下来,要用心、用神去慢慢感悟、体会。

  易道功的基础功夫分三步:调身,调息,调神。

  调

  身

  3、 体和则气顺

  调身即调整身体。易道功的站姿为自然站立,起式时由左脚往外迈半步,迈左脚抬脚时应脚后跟先提起来,然后脚尖离地;迈半步后落脚时应脚尖先落地,然后脚跟落地。两脚开立,与肩同宽。然后含胸拔背,胸不要挺起来,胸要微微内收,而后背一定要挺拔、挺直。头正颈松,即头要端正,脖子要放松。

  舌抵上腭,即用舌尖轻轻地抵住上牙的后方,这就把任督二脉给连接起来了,叫“搭鹊桥”。

  两眼微闭,整个练功过程眼睛都要闭着。面含微笑,全身放松,从头到脚,逐渐放松。顺序是:头部—颈部—肩部—两手(两只手就像两根绳子挂在肩上,没有一点力量)—胸部—腹部—臀部—大腿—两膝—小腿—两脚。全身放松之后,慢慢体会人在气中,气在人中,整个身体被天地自然之气所包围。

  然后,将两臂向外展,慢慢抬起来,越慢越好,体会和想象两臂像被气托起来一样,直到两臂在身体两侧慢慢展平像架在气上、像架在水上。然后两手手指慢慢伸开。然后将两手手掌慢慢翻转,掌心朝上。想象和体会手背浮在气上、像浮在水面上。接着,手掌托着天地之气,慢慢上举,将天地之气慢慢托起来。直到两手的手掌在头顶上方遥遥相对,想象相对的两手掌心劳宫穴之间有一股热气在流动,两手好像抱着一个大气团,逐渐将两手慢慢合拢,大气团慢慢变小,想象两手劳宫穴发热,越来越热。

  两手掌在头顶上方,两掌合拢、合掌,十指对准太阳,感受太阳温暖的光照,体会和想象十指微微的发热、发出金色的光。

  4、两手合拢,慢慢往下,想象太阳随着合拢的两手跟着往下到达头部,双手合十停在头部前方,想象太阳到达头部,头顶百会穴微微发热,两眉之间、鼻根上方的上丹田处发热,整个头部温暖舒服,发出金光。想象这种太阳一样的光和热,继续往下,两手也慢慢往下在胸口停顿,想象胸口的中丹田处发热,整个胸部发出金光。两手继续往下,手掌慢慢打开,分开一个拳头的距离,十指相对,掌心劳宫穴相对,放在腹部的位置。以劳宫穴慢慢对准下丹田(肚脐下三寸位置),想象好像抱着一个大气球,抱着一个太阳,整个腹部发热、发出金光。

  接下来,两膝慢慢放松,微微下蹲,身体保持不动,站桩。一般站桩量力而行,让身体微微发热即可。

  调

  息

  气静而神宁

  吸气的时候是隆起,呼气的时候是收缩,这叫顺呼吸。一般都是先从顺呼吸开始练习调息。之后可以用逆呼吸练习调息。一个总原则都是要自然而然,不可用蛮力控制自然的呼吸。

  5、 调

  神

  神清志平,百节皆宁

  调神的时候要忘掉呼吸,将所有的意念集中在头顶百会穴,想象和体会百会穴被太阳的金光照耀,百会穴微微发热、微微发胀。想象百会穴吸入天地之精气、日月之真气,这些日月真气化成金光照在百会穴(即密宗的顶轮),进入百会穴,然后沿着人体的正中线(即密宗的中脉)往下,经过七轮:顶轮、额轮、喉轮、心轮、脐轮、腹轮、海底轮(即会阴穴),在人体中脉形成一道光柱,从头顶正上方的太阳照进顶轮百会穴,进入人体,沿着中脉垂直而下,直达海底轮会阴穴。

  调神的要求是让意念集中在海底轮会阴穴,想象和体会海底轮会阴穴被光柱照耀,会阴发热、发胀。

  调神的要诀是不要执着,不要刻意,是让神处于一种恍恍惚惚、似想非想、似有似无、无念无欲、勿忘勿助的状态,不要忘记,也不要助长。慢慢体会,真气聚集于海底轮会阴穴,会阴发出金光。

  6、最后是收功,两腿慢慢站直,两手自然下垂,眼睛慢慢睁开,气沉下丹田,回阳不漏。整个炼功中眼睛都是闭着的,时间一般在半个小时以上。这就是易道功的基础功夫。

  易道功并不难学,难在坚持。

  欢迎您投稿,收稿邮箱

  对于先天炁后天气得之者的问题,以上都有详细的解答和解释,可能内容有点多,大家要耐心看完,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。

  有帮助

  0

  没帮助

  0

  本站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,文章内容仅供娱乐,请勿盲目轻信迷信。文章版权归源网站或源作者所有,如果有侵犯请联系我们删除。

本文来自互联网,如有侵权,联系删除